摘要:办公厅副主任郭晓林表示,扩大资源税改革试点方案已上报国务院。资源税改革将按照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方向,征收范围在石油天然气的基础上扩展到其他资源产品。
尽管CPI不断创下新高,但有关部门推进资源税改革的脚步并未停歇。
7月16日,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副主任郭晓林在2011全国税法知识大赛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扩大资源税改革试点方案已上报国务院。资源税改革将按照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方向,征收范围在石油天然气的基础上扩展到其他资源产品。
据记者了解,资源税改革的下一步,不仅是扩大从价计征范围,而且是择机向全国范围推广。为此,国务院正在对资源税暂行条例进行修订,修订也同时涉及到从价计征的范围以及税率的确定等。
在今年6月份国务院批转的《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当中,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被放在了第二的重要位置,其中第一大任务就是要扩大资源税改革实施范围。(延伸阅读 战机:资源类股大获追捧>>)
方向已定,但是,曾多次看CPI脸色的资源税改革,能否在下半年进一步推进呢?从目前相关部委的表述来看,尽管物价压力仍然较大,但有关部门仍会把握时机,推出这一影响深远的改革。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日前在分析下半年政策走势时指出,下一阶段仍然要把物价的调控放在宏观调控的首位,但是也要利用好经济走稳的时机,利用好价格上涨的倒逼机制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延伸阅读资源为王:谁掌控了稀土矿>>)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也一直呼吁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他认为,如果下半年的物价能够趋于平稳,这个时间窗口非常宝贵,应该把资源税的覆盖面扩大,包括区域覆盖面和品种覆盖面,可考虑把从价计征品种扩大到煤炭。
但是,仅推进资源税改革对于经济结构调整来说仍显不足。为此,贾康呼吁,资源税改革应该和以资源、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为重点的价格改革联动。记者也了解到,根据国家发改委计划,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以及阶梯电价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在年内推出。
(来源:上海证券报)
◎经济筑底通胀见顶 看好泛资源行业
在紧缩政策效应显现的前提下,经济可能在下半年筑底;上半年投资增速有所回落,而消费和出口有所增加,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6月份6.4的水平已接近本轮通胀高峰,未来通胀上升势头有望得到遏制,并逐步有所回落,近期涨势凶猛的猪肉价格对CPI影响较大,如剔除该因素,那么上半年CPI应在5%以内。而温总理近期再三强调对猪肉价格的控制,相信下半年CPI回落概率较大。
鉴于前期流动性大量投放,虽然通胀上升势头被遏制,但在高位依然会保持一段时间。长盛创新基金经理李庆林表示,在通胀周期里上市公司的定价能力对于企业盈利至关重要,那些具有自然资源禀赋的行业及具有品牌资源优势、可以有效转嫁成本上涨压力的泛资源行业(如消费类板块)值得重点关注。
(来源:现代快报)
◎资源类股大获追捧
A股市场周四少量资金离场,接近六成行业遭到抛售。食品饮料板块抛压最重,但资源类股受到追捧。数据显示,昨日深沪两市合计净流出资金11.56亿元,其中机构资金净流入12.56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24.12亿元。
按照新财富行业分类,27个行业中共有11个录得资金净流入,16个被净卖出。
有色金属板块净流入5.54亿元居首,非金属类建材板块流入3.54亿元,纺织和服装板块流入3.08亿元,煤炭开采、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分别流入2.42亿元、1.17亿元。
食品饮料板块全天净流出6.36亿元,远超其他行业。非银行金融板块流出3.71亿元,基础化工板块流出3.65亿元,公用事业、建筑和工程板块分别流出2.71亿元、2.6亿元。
个股方面,佛山照明净流入1.79亿元,紫金矿业、中金黄金、东方集团均流入逾亿。
葛洲坝净流出1.89亿元,五粮液、广发证券、云南城投、华兰生物、招商银行、巨化股份流出金额在1亿元以上。
另外,周四相对资金净流入量前五名的个股为:赛轮股份、骆驼股份、鹿港科技、围海股份、大禹节水;相对资金净流出量前五名的个股为:欧菲光、冠福家用、壹桥苗业、比亚迪、莱美药业。
(来源:深圳商报)
◎资源为王:谁掌控了稀土矿?
赣州,拥有全球中重稀土的80%。当昔日只能卖出“白菜价”的稀土变得奇货可居时,谁握有矿源,谁就掌握了这个行业的命脉,以及巨大的利润空间。
一场从2000年持续至今的赣州稀土资源大整合,至今已基本告一段落。最终,地方国企赣州市稀土矿业公司掌控了当地绝大部分矿源,并成为雄踞产业链上游的“资源分配者”。
不过,时至今日,当地仍有众多“非国资”的采矿者游走在规则的边缘,并努力寻求生存空间。虽然已被定义为“非法”,但它们依然无法割舍巨大的利益诱惑。
上收“采矿权”
赣州市从2000年就开始着手的稀土资源的整合工作,已被市场证明为“先见之明”。正是由于赣州稀土矿业公司掌握了赣州境内绝大部分的稀土资源,才使得赣州在这场南方稀土整合中,获得了与五矿、中色、中铝等央企巨无霸谈判的筹码。
7月初,在本报记者实地采访过程中,原赣州市经贸委分管稀土的副主任何昌洪对本报记者介绍说,赣州市对稀土资源的整合工作始于2000年,当时,赣州市下辖2市15县中的8个稀土资源县分别成立了县级稀土公司,这8个县分别是龙南县、定南县、安远县、寻乌县、赣县、信丰县、全南县和宁都县。
何昌洪称,这一举动将分散在各处的稀土采矿权证,都收到县稀土公司手中,县稀土公司成为法律形式上的采矿权人。而除了这8个稀土资源县以外,赣州市下属其它县市的稀土矿都被要求关闭,禁止开采。“这是出于保护稀土资源的考虑,把其它县的稀土资源先保护起来,等到日后再开采。”
在这次整合后,上述8个稀土资源县从2000年就开始拥有的88本采矿权证,一直到今天,都是赣州市内仅有的合法采矿权证。之后11年间,赣州再也没有批准过新的采矿权证。
2004年12月,赣州市国资委又牵头成立了赣州市稀土矿业公司,将赣州市下属8个县级稀土公司的采矿权全部注入其中。之后,赣州稀土矿业公司对全市稀土矿山行使采矿权人权利,负责对赣州市内的稀土矿产资源实行统一开采。
7月初,赣州稀土矿业公司副总经理、赣州稀土行业协会会长赖兆添告诉记者,在原矿开采环节,该公司的职责是,每年根据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下达的总量,再结合赣州市稀土分离企业的产能和省报情况,经综合考虑后,向各县级稀土公司下达开采指标,然后再由各县级稀土公司将指标分配到各稀土矿开采企业。
不过,时至今日,赣州稀土矿业公司还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司”。赣州市矿产资源局办公室主任林宗圣向本报记者解释说,虽然,现在赣州市所有稀土矿“名义上”的采矿权人都是赣州稀土矿业公司,但事实上,它只是一个“开票公司”,相当于一个空壳,除了拥有采矿权证以外,自身并不具有采矿能力。而现在持证进行稀土矿开采的公司,就是在2000年时被上收了采矿权证的那些企业,赣州稀土矿业公司实际上是以“劳务承包”的形式,把矿山承包给这些公司开采,这些公司则从赣州稀土矿业公司处赚取劳务费。
林宗圣还告诉记者,2008年,赣州稀土矿业公司曾决定将原有的88本采矿权证合并为48张。而合并的依据是,撤销一部分已经开采完的矿山,并对一些相邻的矿山进行合并。不过,这项工作从2008年就开始实施,到目前还没有完成。
“非法”采矿者
不过,7月初,本报记者却在当地碰到了一个游离于赣州稀土矿业公司之外的稀土矿老板,陈发。
陈发对本报记者称,他拥有一本采矿权证,并且,这本采矿权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过期,他目前仍然在用这个采矿权证开矿,销售其开采出来的成品。他同时明确表示,他与赣州稀土矿业公司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合作关系。
但林宗圣对本报记者表示,像陈发这样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存在,赣州市绝对没有还在其它企业手里的采矿权证。陈发向本报记者解释说,像他这样的私人老板,手上拿的采矿权证属于“老证”,从2000以前一直沿
用至今,和赣州稀土矿业公司拥有的证不一样。
据其介绍,他现在拥的采矿权证所属地为“赣州市大余县”,并不在前述8个稀土资源县之列。而根据何昌洪的说法,除了8个稀土资源县外,赣州其他县市的稀土资源目前均处于保护状态,不得开采。一位赣州稀土行业协会人士对本报记者称,在大余县开采稀土矿,实属违法行为。
陈发对记者表示,像他这样的私人老板,当地还有很多。虽然老证从2011年开始就不再允许开采稀土,但是赣州各县存在的普遍情况是,只要当地县政府认为稀土矿的开采使它们有利可图,就会支持这些企业继续开采稀土。
而这些私人矿老板,不仅需要获得“采矿许可”,亦需获得原矿销售资质。
一位在赣州从事稀土贸易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赣州稀土矿业公司控制了整个赣州的稀土矿的销售和管理,赣州市所有稀土矿产品的销售,都必须经赣州稀土矿业公司统一调拨。任何矿山企业和分离冶炼企业,都不得绕开赣州稀土矿业公司私自进行矿产品的购销活动。
而赣州稀土矿业公司控制稀土销售的办法,便是在稀土矿区出口处设立了“稀土矿产品监督管理站”。陈发告诉记者,所有的稀土原矿在销售时都要查验有关票据,对没有携带赣州稀土矿业公司发出的调拨单和准运证的产品,一律被视为违法、违规,将会遭到重罚。
但对于陈发来说,这并非障碍。据其透露,如果非稀土资源县当地政府支持他们开采稀土矿,就会主动为企业搞定相关的调拨单、准运证和税单,为稀土销售打开方便之门。他坦言,从他的矿山开采出的原矿,没有上述的任何凭证,每次都是由当地县政府帮忙解决。
不过,陈发也有担忧,他的采矿权证现在马上就要到期,之后,采矿证会不会被政府收回,或者能不能补发新证,他现在还不得而知。
赣州方面对“非法采矿”的打击力度,并非不大。
从2000年起,在整顿稀土开采秩序过程中,赣州市已经先后取缔、关闭非法开采点300多个,并且,打击力度逐年加大。但私开稀土带来的巨大利润,仍使一些矿主继续铤而走险。
“只要做过稀土,就再也不想做其他投资了。”陈发如此向记者描述稀土的利益诱惑。而他个人今年的成绩单是,一座矿山5个月获利1800万元。
陈发告诉记者,他从父亲手中接手现在的矿山,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