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饲料同比4月69.8%的增长说明了我国生猪存栏已经逐步恢复正常。我们从数据上预判5-6月份大猪饲料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时天气炎热致使压栏乏力,大猪出栏增多,难以再压,叠加消费转好。猪价即将在6-7月份出现确定性弱反弹。从存栏水平来看,到今年一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已恢复到4.17亿头,同比增长29.5%。二季度全国生猪存栏已恢复到接近常态水平,四季度生猪供给将恢复正常,这意味着我国最强猪周期已处于悬崖之上,猪肉供给形势已根本性好转,猪价高企的市场基础已不复存在。 本周猪价再创新低,5月27日(周四)全国生猪均价跌至17.83元/kg。前期压栏大猪及新增标猪转变的大猪,导致市场整体出栏体重持续保持在130kg以上。据了解,大企业出栏体重也达到150kg,市场存在500斤左右、甚至800斤的超大猪出栏。随着猪价的大幅下跌,外购生猪出栏亏损严重,近期市场二元母猪、仔猪市场补栏清淡,特别是仔猪价格跌幅较大。
我们认为尽管我国生猪存栏逐渐恢复,但是饲料环比可能会出现环比下行6-7月。季节性的猪价影响可能在高基数的猪价范畴中减弱影响。目前存栏恢复后,自繁自养仍处于微利状态,母猪受屠宰场压迫的去产能仍未到来,鸡猪有望在6-7月份出现季节性反弹。
5月28日,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法规司在京组织召开修改《种子法》座谈会。全国人大农业农村委员会法案室及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单位负责同志,科研单位相关专家和种业企业负责人参加座谈会。我们认为种子法对于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提高植物新品种保护水平有深刻长远的影响,同时新种子法可能对转基因研发所涉及到的品种和衍生品产生更落地的指导。随着我国生猪存栏的恢复,以及我国饲用蛋白的不足,转基因作物的推广才是长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