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TOP

政协大会明开幕 今年一号提案 力推收入分配改革
2011-03-02 08:46:39 来源:中财网 作者: 【 】 浏览:365次 评论:0

  导读:
  两会"赶考"倒计时 政协大会明开幕
  今年一号提案最可能锁定民生
  多份提案力主推进收入分配改革
  消费率有望成为"十二五"约束性指标

  两会"赶考"倒计时 政协大会明开幕
  昨晚7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兰赶到全国政协经济组驻地。她告诉记者,今年,自己准备的8项提案中,一半聚焦本行业,另一半全部集中在民生领域。
  连日来,各驻地热闹非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正从各地赶来。
  据悉,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将于3日开幕,首场新闻发布会将于2日举行。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自己就像准备高考那样准备着新闻发布会。他表示,民生问题仍是委员关注的重点,提案既有房价、医疗、教育等老问题,也有交通拥堵、"大城市病"等新问题。
  虽然会议还没正式开始,但陆续报到的政协委员已开始向所在小组提交提案。
  徐晓兰告诉记者,今年提交的几项提案包括关于稳定物价总水平长效机制、确保职工工资总水平增长率不低于CPI、关于加强城镇化建设规划、防止'大城市病'、走城镇化促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本报记者获得的包括民革、民建、九三学社等多个民主党派拟提交的中央提案中,其聚焦重点也放在了民生、教育、就业等问题上。其中,对于教育问题的提案已经延伸到学前教育这一社会近期热议的问题。
  今日,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每年两会,因为全国政协的大会开幕早,全国政协大会新闻发言人也要"打头阵",率先召开新闻发布会回答记者提问。曾任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的赵启正接受媒体采访时诙谐地说:"这就像是积攒了一年水的大坝要开闸放水了。而我将在第一个新闻发布会率先面对媒体,处境很'危险'。"
  而在历年的政协新闻发布会上,国内外记者向新闻发言人提出的问题往往不仅限于政协的工作,"所以我这几天像参加高考一样准备着明天的新闻发布会。"赵启正说。
  包括个税免征额提高、"十二五"期间收入分配改革、经济转型等问题料将成为媒体提问的焦点。
  徐晓兰也认为,收入分配的公平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核心,工资正常增长则是收入分配重要内容之一。
  "我在提案中,建议建立起一套能够考核工资增长的制度性安排,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工资增长都是与CPI的变化同步,虽然这种同步不能达到实时变动,但是至少在一段时间以内能够实现联动。"徐晓兰说。而目前,这样的保障机制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
  全国工商联准备的团体提案中,同样涉及到"关于推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建议",提案认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全国职工工资总体增长水平相比,中小企业普通职工工资水平明显偏低,增速明显偏慢,已成为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格局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提案建议,通过转型升级提薪、扩大就业拉动提薪,以及减税清费支持提薪等方式鼓励企业提高工资增长。
  今年一号提案最可能锁定民生
  记者昨日了解到,在目前各民主党派向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交的众多提案中,民生问题不约而同成为了焦点。根据以往惯例,今年的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很有可能就在其中产生。
  民建中央向本次会议提交的《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提案》指出,针对当前保障性住房所面临的问题,建议"十二五"期间继续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应该将保障性住房建设纳入政府考核指标;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加快建立健全运作规范的住房保障制度以及加大金融政策对保障性住房的有效支持力度。
  农工党中央在提交的《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的建议》中表示,由于长期以来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城乡社保一体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仍然十分突出。当前要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新农保制度运行的突出问题。要完善适应城乡社保一体化发展要求的基层社保机构,同时建立纵向分权、相互制约的社保基金管理模式。
  针对当前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九三学社则在《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议》中表示,要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区域卫生发展规划,注重老年护理院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高校医疗机构优质资源作用,发挥健康档案引导分级就诊的作用。
  回顾历年的政协"一号提案",不难发现其涉及的主题往往与当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保持着高度的契合,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预见性,最终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和政策效应。
  譬如,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刻不容缓的背景下,去年政协"一号提案"敲定了九三学社提交的《关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随后,低碳经济开始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日前,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交流时表示,在"十二五"期间,要使人民生活感到安全,对未来充满信心。温家宝表示,在"十二五"规划当中,特别强调民生,把它作为整个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说,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是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这就是我们对今后五年最主要的考虑。"
  据此,今年的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很有可能会锁定民生领域。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新闻发言人赵启正昨日表示,从目前情况看,民生问题仍是今年政协委员提案的焦点,尤以房价、医疗、教育、交通等问题最受政协委员关注。
  多份提案力主推进收入分配改革
  核心提示:要冲破重重阻碍,强势启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最大阻碍来自利益集团,权力和资本结合了几十年,羽翼已经非常丰满。
  致公党近日召开通气会公布两会提案,众多提案中,一份题为"切实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实现'十二五'期间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这份提案的形成,凝结了致公党多位专家数月调研的心血。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其实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话题,从2010年3月份开始我们就开展了相关调研,并由致公党经济委副主任、南京大学教授杨德才牵头实施'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研究'课题,历时7-8个月,最终形成了这份意见。"该发言的提交单位、致公党江苏省委办公室主任裘波对记者表示。
  无独有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也将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列为今年建言重点。
  "今年两会我一共有5份提案,其中两份是关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第一份建议把民富优先列入国家发展规划的政策目标,这个提了一些具体建议;第二,让农民工成为历史这个议题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要议题。"迟福林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收入分配格局目前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已经成为专家的共识,而朝什么方向调整,则是专家讨论的焦点。
  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王钦敏建议,"十二五"期间,把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由现在的45%提高到55%,把居民消费率从目前的35%提高到50%,同时,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在致公党的这份提案中,明确提出了关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诸项建议。
  "我们的意见是,个税应当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征收,而非以个人为单位,而在个税级别方面,应当尽量减少级别的设置。"致公党江苏省委办公室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今年的提案,在措施建议方面更为全面。
  为了这份提案,致公党专家课题组在全省组织相关调研,涉及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
  致公党中央的提案明确提出,重点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大群体、行业间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首先是规范高收入群体的收入,一是打破垄断,石油、金融、保险、证券、电力、航空等行业引入竞争、逐步放开经营;二是加大对非国有经济,重点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审计和税收稽查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少数企业偷税漏税等非法收入问题。
  而在迟福林看来,"'十二五'期间应该实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质性突破。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是撬动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的战略支点,需要尽快出台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争取'十二五'取得重大突破。"
  迟福林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包括两大方面,一个是收入实际增长不低于8%,甚至达到9%;第二,我们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再分配,使实际收入增长再提高一到两个百分点,再加上三到四个点的通货膨胀,可能达到13%、14%,这样基本可以达到倍增。
  "倍增是名义增速,而不是实际增速。现在有五六个省提出来,'十二五'实现国民收入倍增,至少在一些地方有条件实现这一点。"迟福林表示。
  致公党建议还包括,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弥补政府缺位的市场缺陷,真正强化公共服务,为低收入群体免除新"三座大山"的后顾之忧。在财政收入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可以考虑为贫困人口和低收入者发放消费券。延长免费义务教育的年限,由9年制义务教育延长至12年制或15年制。
  此外,以公益性为目标优化国有资源配置,把政府转型作为二次转型与改革的重点。实现民富优先的目标,需要政府确立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超脱自身利益的束缚,强化公共利益的代表地位,走向公共治理。
  对此,"要冲破强势利益集团的重重阻碍,强势启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要大改,而最大阻碍就来自于利益集团,权力和资本结合了几十年,羽翼已经非常丰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
  消费率有望成为"十二五"约束性指标
  将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并逐步扩大国内市场总体规模
  需求结构失衡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记者1日获悉,即将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或将把提高居民消费率作为约束性指标之一写入其中,未来五年,消费率提高的目标或将定在2至3个百分点。
  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最终消费占当年GDP的比率,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投资率会逐步趋缓,消费率逐步提升。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投资、消费占比一直呈现相反走势,投资率长期居高,消费率持续下降,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偏低。数据显示,从2001到2009年,投资率由36.5%上升到47.7%,消费率却由61.4%下降到48%,其中居民消费率由45.3%下降到35.1%。
  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消费率更显低迷。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08年,全世界家庭最终消费率为61%,投资率为22%,而我国的家庭最终消费率为37%,投资率为43%。
  因此,"十二五"期间不仅将明确提出提高居民消费率,还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继续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并逐步扩大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
  "之所以把扩大消费放在重要位置,是因为金融危机使得消费对经济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有关人士告诉记者,2009年,我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回升,实现了9.1%的增长,主要靠的就是投资和消费两大内需支撑,其中投资拉动8.2个百分点,消费拉动4.6个百分点。
  另一个现实是,此次金融危机后,主要经济体需求结构面临巨大的调整压力,外部需求扩张在较长时期内难以恢复到危机前水平,继续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难以为继。"这样的形势要求我国必须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从而有效扩大国内市场总体规模。"有关人士对记者说。
  在具体政策上,"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或将从扩大就业、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入手,全面阐述如何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同时,有关部门还将积极引导和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为实现提高消费率的目标,投资方向也将向鼓励消费方向倾斜。记者了解到,未来五年,有关部门将建设一批有利于改善消费环境的项目,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支持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社区、养老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项目,继续支持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农村市场流通体系,继续为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创造条件,为城乡居民扩大消费创造更加良好环境。

57
Tags:政协 大会 开幕 今年 提案 力推 收入 分配 改革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月全国百城房价环比涨0.48% 成交.. 下一篇保利地产年报发布:2011年已锁定5..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 © 1998 - 2019 www.qnal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客服:263530350 微信客服:263530350 平台24小时服务电话:18625106695 标讯接收邮箱: nddnvjfd@163.com
网站名称:中国工程项目建设网 版权所有:如皋丝音贸易有限公司 苏ICP备15018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