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TOP

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定位把握了客观规律
2011-03-15 09:13:5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孙小林 【 】 浏览:371次 评论:0

“农民工在城市奉献了青春年华后,却因为缺乏稳定增长的收入,因为城市医疗、住房、养老等种种门槛,不得不告别城市回到家乡,这是很令人心酸的。”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合肥市市长吴存荣告诉记者,合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经济、社会、民生的同步发展。

具体政策之一就是,在合肥有稳定的就业关系和稳定的居所的外地人可以直接入户合肥,然后子女就可以在合肥参加高考,这吸引了诸多农民工扎根合肥。

包括户籍开放在内,合肥当下城市发展的重大背景之一是,安徽省要求合肥发展成为一个“区域性特大城市”。吴存荣认为,这个定位是把握了安徽和合肥发展的客观规律。

合肥的户籍是开放的

《21世纪》:对农民工进城但无法融入城市的批评和讨论很多,作为市长你怎么看?

吴存荣:背后的是深层次的体制障碍。农民工在城市奉献了青春年华后,却因为缺乏稳定增长的收入,因为城市医疗、住房、养老等种种门槛,不得不告别城市回到家乡。这是很令人心酸的。

城乡统筹首先是人的统筹,无论农民与市民都是公民,应享受公平的待遇、机会和公共服务。

比如,政府首先应该在就学、医疗、养老和住房等方面给予农民一视同仁的待遇,其次还离不开企业的文化建设,真正把农民工当产业工人,而不是一茬茬的流动劳动力,企业应给农民工提供完整的职业规划和上升空间,稳定和逐步增长的收入及保障。

《21世纪》:现在外界最关心的是子女不能在流入地读书高考,很多城市和地方政府的说法是,这是国家统一决定的,没办法。

吴存荣:其实每个城市会有自己的解决方式。目前合肥市还大力兴建公租房等过渡房,并实现了社保的全国转移接续,农民工子女入学“零障碍”。

合肥的户籍是开放的,在合肥有稳定的就业关系和稳定的居所可以直接入户的。目前合肥高中招的学生20%是外来务工子女,农民工子女在合肥就读高中后就可以在合肥高考,不用回原籍考试。

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

《21世纪》:从城市户籍放开让我们想到这是不是与合肥提出建设区域性的特大城市的发展目标有关?确定这样的城市发展目标有什么背景?

吴存荣:这是省委省政府根据安徽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适应未来发展趋势所做的科学定位。我觉得这个定位是把握了我们安徽和合肥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中国的工业化是不可阻挡的,城市化也是不可逆转的,安徽毕竟有七千多万的人口。

合肥作为省会城市,我们必须要做好作为特大城市的定位,我们必须要超前规划,防止出现建设上的反复或浪费,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

《21世纪》:城建资金何来?会不会影响合肥的民生资金的投入?比如保障房建设资金的问题。

吴存荣:我近期接受采访时就指出,合肥市去年财政收入达到470多亿元人民币,增长40%以上。尽管城市建设等方面投入较大,但绝不挤占民生工程的资金来搞建设。

根据当前的要求,全国保障性住房要投入1.6万亿元,地方和中央政府预算内投入2000亿元,还差1.4万亿元。目前,银行信贷收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信贷是有限制的。

因此,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筹措是个很大的难题,建议发保障性住房专项地方国债,或者出台专门的信贷政策给予支持,否则难以持续下去。至于土地出让金,只是少数大城市有,小城市或大部分县一级的城市根本没有土地出让金或土地出让金很少。

保障性住房建设下了任务,需要有配套的政策,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另外,保障性住房是一笔很大资产,建议出台相关法规规范其管理。

71
Tags:合肥 区域性 特大 城市 定位 把握 客观 规律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温家宝两会答记者问直面十大问题 下一篇郑州扩张新模式:组团发展、产城..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 © 1998 - 2019 www.qnal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客服:263530350 微信客服:263530350 平台24小时服务电话:18625106695 标讯接收邮箱: nddnvjfd@163.com
网站名称:中国工程项目建设网 版权所有:如皋丝音贸易有限公司 苏ICP备15018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