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3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正在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非是对传统产业的简单替代,而是通过促进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来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
战略新兴产业被认为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国务院去年确定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确定到2020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此外,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苗圩表示,中国仍然是一个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所谓‘转型’,就是要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转变;所谓‘升级’,就是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的跃升。”苗圩说,必须认识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非是要替代传统产业。
苗圩说,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重要方向是发展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他举例说,传统的原材料产业经过改造提升以后,就可以向新材料产业演进和发展。
而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过程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起到牵引和带动的作用。苗圩举例说,新一代的移动通信和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将有力地带动现有的信息产业升级换代,信息通讯技术的深化应用可以推动传统的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先进制造业跨越。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除了要坚持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外,苗圩认为,还需要高度重视商业模式创新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当中的作用。
苗圩还表示,中国将综合运用产业、税收、财政、金融等手段,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激励功能,有效促进技术创新和资源优化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