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TOP

目前战略新兴产业层次还不够高
2011-05-31 09:06:2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胥会云 【 】 浏览:484次 评论:0

摘要:金融危机后,美国开始思考转变增长模式,以制造业促进就业,以出口拉动增长,“再工业化”被提上了议程。中国也提出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最终确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

金融危机后,美国开始思考转变增长模式,以制造业促进就业,以出口拉动增长,“再工业化”被提上了议程。中国也提出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最终确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

按照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实现“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取实现达到国内生产总值比重8%的目标;到2020年,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预计达到15%左右;到2030年,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回归实体经济,中美是否会在制造业战场上正面碰撞?在现如今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该如何发展?5月29日复旦大学举行的上海论坛,专门以“创新战略与产业发展:危机后的竞争与合作”为主题,举行了一场圆桌论坛。

上海应发展服务型制造业

赵晓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要素要把握,它是产业链比较长,价值量比较大,能够引领经济结构转型,影响国际分工格局,同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具体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要突破传统的产业分割,必须具备比较大的价值,占GDP比重大,推动科学技术、经营方式、管理模式、经济运行的发展,能够引领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方式转型,连接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既可以吸纳大量的国际投资,又可以在全球市场创造需求,并且通过产业的发展影响国际分工,是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兼容的产业。

上海考虑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从上述因素考虑,但上海到底发展什么产业?我认为上海应该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所谓服务型制造业是生产与服务相结合的产业,主要的经营方式或者管理模式就是业务外包,可以是生产、营销、设计、开发、信息等等,这并不是新东西,发达国家已经在做了,上海毕竟和它们存在发展差别。

目前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只能说是重点产业,因为从战略角度讲,层次还不够高。如果把重点产业用一个战略整合起来就可以了,但是我们还缺少重点战略整合的战略思考。

战略性新兴产业思路上有片面性

周振华:走出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可以通过政府的刺激政策,或者是通过金融体系的修复,以及通过其他方面的调整,但真正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还得靠整个战略的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背后也包括新技术革命的支撑。

美国提出再工业化,它不可能在一般的工业化制造业方面能够和中国、其他的经济体去竞争,它的劳动力收入也不可能下降到中国的劳动力水平。它考虑再工业化,是要在高的劳动力成本基点上来考虑,哪些产业的发展和高劳动力成本相适应。

美国也提出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但和中国还是不一样,中国现在讲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从行业的角度来看的,是分割的。美国在选择行业的时候会有一个战略性思路,特别是提出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应该归到信息技术领域,能够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新能源里面,不管是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最关键的是把不同能源产生的电整合。

在考虑今后的创新战略与产业发展过程中,不能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单纯按照行业来加以推进,或者是培育所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没有出路的。比如,新能源汽车要得到大规模的推进和发展,如果不考虑配套,很难发展起来。

我们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上还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应该更多从综合性、更高战略层面来考虑,现在没有达到“战略”的高度。

从长周期来讲,可以预计未来10年,好像还很难真正出现信息技术新一轮的革命。我们现在做规划,说到2015年要达到多少产值,到2020年达到多少产值,这种判断没有太大的科学性,没有内在的逻辑。七大领域不可能按照同一个水平发展,有发展好的,有发展差的,有发展起来的,也有发展不起来的。

还要注意的是,不是把前一轮技术革命抛掉,完全搞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信息技术虽然已经产业化、普及化,但是它所能发挥的效应在今后10年、15年里还有很大的发挥余地。这些所谓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今后的发展取决于信息技术熟练到什么程度。

产业转型更要发挥市场作用

袁志刚:经济结构的转变要放在全球大背景下,如果没有全球视野就看不清楚转型方向在哪里,这是第一个维度。

美国和欧洲希望通过能源、环境等,再次捡回发展优势。通过制定排放标准,建立新的秩序,让发展中国家去就范,继续拥有比较发展优势。这个垄断是科技和政治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如果不把这些东西研究透,美国搞什么东西,我们也搞什么东西,几乎不可能。

第二个维度就是在经济结构转型上,市场和政府各自边界在哪里?政府真的有那么大的力量能够自己转变经济结构吗?我们这五年不断在做规划,但市场规划在哪里?如果违反市场规则去做,我们到底能做多少?

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更重要的是发挥市场的作用,让市场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选择,看中国大概在哪些事情上有前景。

我们所谓的新兴产业、高端产业附加值其实非常低,因为高附加值是人家的。中国未来要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经济体,未来的路径、主要的附加值来源,希望有新兴产业,但中西部必须能迅速跟上,就是要农业劳动生产力迅速跟上工业。

现在很多人说中国人口红利没有了,中国已经到了历史转折点,我认为不对。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人口红利在浪费。如果中国农业是现代农业,有多少劳动力可以出来?但为什么中国的农业不能变成现代农业,制度问题就全暴露出来。

第三个维度,制度改革要推进。有一些新的现象,新农村建设、惠农等,40岁以上的农民回流很厉害。中国的劳动力浪费是巨大的,这是将来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劳动生产力提高的空间所在。如果农村好起来,城市的资本愿意到农业去了,中国就成功了。

还有一个维度非常重要。经济跟劳动力结构密切相关,劳动力素质如果没有政府长期的投入,包括科研、教育体制没有重大改观的情况下,就没有创新的原动力。这就是我为什么说中国将来经济的增长潜力在于中西部的迅速跟上,这才是有可能的。

一个国家要变成创新的国家,教育体系一定要变成现代的,试问中国大学这些年改变了多少?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靠五年规划把产业结构做上去,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107
Tags:目前 战略 新兴 产业 层次 不够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郑学勤:监管要把握期货金融性尺度 下一篇温州资本PE之路探索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 © 1998 - 2019 www.qnal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客服:263530350 微信客服:263530350 平台24小时服务电话:18625106695 标讯接收邮箱: nddnvjfd@163.com
网站名称:中国工程项目建设网 版权所有:如皋丝音贸易有限公司 苏ICP备15018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