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天长市抓住实施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民生工程契机,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积极推动项目落地,重视施工质量,强化运行管理,一批除险加固后的小型水库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在防洪、灌溉、养殖、生态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和效益,特别是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方面功不可没。 防汛效益提高。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后,小(1)型水库达到30—50年一遇洪水设计标准,300—5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标准;小(2)型水库达到20—30年一遇洪水设计标准,200—3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标准。小型水库防洪标准的普遍提高,大大增强了水库工程防洪减灾能力,确保了水库下游群众、农田、庄稼及公共设施免除洪涝的侵害和损失。
灌溉效益提升。近年来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不仅使该市病险小型水库工程安全状况得以极大改善,且其灌溉能力也大大提升。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后改善灌溉面积约8.6万亩,恢复灌溉面积近2.5万亩。在去年夏季旱情严重的情况下,秦栏镇老塘水库、铜城镇新塘水库、大通镇湾塘水库等新除险加固的水库水量仍然充足,水库灌区内无明显旱情,水库源源不断的水源确保了灌区内的水稻、玉米、黄豆等农作物旺盛生长。
养殖效益增加。一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后,库容增加,水源有保障,群众承包水库水面养殖鱼虾和种植芡实、莲藕、茭白等特色产业的热度升温,有效促进了水库水产品种(养)殖业的发展,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天长芡实”就享誉省内外,已经成为该市特色农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每年利用水库、塘坝、河湖水面种植面积约6.7万亩,收益超2.5亿元。
生态效益明显。该市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按照“一库一景”的设计理念,结合周边环境整治、美化绿化等措施,改善水库库区、下游河道的生态环境,做到水系连通,库区内呈现植物茂盛生长和动物繁衍生息的美好自然生态景象。汊涧镇釜林水库依靠卧龙山景区、金集镇杨府水库依托草庙山和杨捷将军古陵墓的地理优势,适当提高除险加固标准,大力发展果林、旅游、观光等特色乡村经济,打造“生物旺盛、山水互映、人水和谐”的景观,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生态效益的逐步增长,为美好乡村建设激发无限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