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TOP

中小企业倒闭并非调控所致
2011-06-01 10:04:1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张立伟 【 】 浏览:680次 评论:0

核心提示:现在,政府应该做的是放松各种管制与垄断、挖掘经济增量的新空间。

最近,中小企业因各种原因倒闭数量有所增多,再加上4月份用电量和PMI等部分经济指标的回落,巴曙松、黄宜平等学者呼吁警惕经济存在“超调”的可能,有必要放松政策紧缩的力度,因为货币政策往往有滞后效应。

这种担心更像是一种本能的直觉反应,但忽略了本轮调控的目标不只是抑制通胀,还是经济转型的开始。中国过去十年高速发展的最大推动力是信贷,2001至2005年间的广义货币(M2)增速超过GDP与CPI增速之和 5.4个百分点,2003年到2007年超过2.8个百分点,2008年到2010年 超过9个百分点,长期过多的货币供应量积累了通胀与资产泡沫压力。加之全面产能过剩的迹象明显,基础设施投资与房地产业的长期高投入致使需求空间越来越小。如果货币供应量继续高速增长,可能会制造超级泡沫。

中国抑制通胀的同时,还要调整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在一个货币宽松的环境中,是无法完成这两项任务的。因此,只有货币持续紧缩才能够制造转型压力,优胜劣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更何况,中国今年16%的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相对于4%的通胀和8%的经济增速目标来说应该算是宽松而非紧缩。

在这种背景下,大量高耗能、高污染且没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倒闭是正常的,经济增速放缓也是推进转型的必然结果之一,在产能过剩与成本高企的条件下,中国经济增速也不可能仍然保持高速增长。不能一方面批评中国低附加值产品出口过多,另一方面担忧主要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倒闭。事实上,2008年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所呈现的中小企业倒闭与增速放缓恰恰是外部压力所致的转型状态。

当然,目前中小企业倒闭很大一部分是融资困难引起的,这表明是调控方式而不是调控本身有问题。融资紧张状态是由于信贷资源分配不合理制造的,一部分原因是中国银行部门具有歧视中小企业的传统,更主要的原因是紧缩政策以数量而不是价格调控为主,央行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信贷资源几近干涸导致民间借贷成本陡升,中小企业甚至需要付出年化最高可达100%利率的成本,这是非常不正常、不合理的,可能伤及那些本来不应该淘汰的优质企业。

因此,在通胀压力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应该提高利率抑制通胀、促进转型,因为放松数量管制并提高信贷成本对于所有经济主体的优胜劣汰是公平手段,而数量控制意味着信贷流向以国企与地方政府为主的项目,而这些投资本身很可能是重复性的,起不到优化结构的目的。事实上,中国首先需要抑制政府的投资冲动和财政需求,低利率虽然有利于防范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但却继续刺激这个风险泡沫扩张,与调控的目标南辕北辙。现在,政府应该做的是放松各种管制与垄断、挖掘经济增量的新空间。

120
Tags:中小企业 倒闭 并非 调控 所致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打造长株潭“3+5”城市群新名片: 下一篇济源工厂复产,双汇管理团队大换..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 © 1998 - 2019 www.qnal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客服:263530350 微信客服:263530350 平台24小时服务电话:18625106695 标讯接收邮箱: nddnvjfd@163.com
网站名称:中国工程项目建设网 版权所有:如皋丝音贸易有限公司 苏ICP备15018697-1